(相關資料圖)
不為紙醉金迷,不圖榮華富貴,只是為了生存,為了養(yǎng)家糊口,有的年輕人就需要拼盡全力,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
近日,一名1999年出生的女子疑因過度勞累猝死在宿舍,死在五一勞動節(jié)前。五一勞動節(jié)成立的初衷,就是為了保護勞動者權益,包括爭取8小時工作制。這名女子不僅沒有8小時工作制,還沒有與用工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屬于勞務派遣,中介并未給其繳納社保。逝世之后,她的親人遭遇維權難。
女子今年24歲,有兩個孩子,身體一直很健康,沒有任何疾病史。女子在上班期間也給丈夫抱怨過加班時間有點長,一般都是11個小時的夜班。丈夫認為妻子過世可能是因為夜班勞動過大,平均每天工作時長達十多小時。女子死亡后,用工單位稱,沒有與女子簽訂勞動合同,家屬應該去找勞務派遣公司要賠償。勞務派遣公司負責人稱,逝者是臨時工,購買的有雇主責任險,需要家屬提供尸檢報告才能與保險公司協(xié)商。
按照家屬的說法,這名女子妥妥屬于活得艱難的年輕人,每天工作超過10個小時,還有兩個孩子要養(yǎng),生活壓力大,工資卻并不高,還沒有社保??雌饋恚秳趧臃ā凡⒉粵]有保護好這名勞動者。家屬遭遇維權難,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勞務派遣”這個靈活的用工形式。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勞務派遣”正在成為越來越普遍的用工形式,包括京東、美團等知名企業(yè),都存在這種情況。勞務派遣一方面減輕了用工單位的負擔,規(guī)避了很多風險;另一方面,卻加重了勞動者的勞動強度,降低了勞動者的各項權益。更重要的是,勞動者出了事故之后,很難直接向用工單位索取賠償。用工單位往往甩鍋給勞務派遣公司。而勞務派遣公司又往往通過購買雇主險把風險轉移到保險公司。保險公司為了公司利益,設置門檻,提高賠償難度。最后,勞動者維權難度不斷增大,維權成本不斷提高,權益很難完全得到保障。
招人不用人,用人不招人。這種建立勞動關系卻不實際用工,用工的卻不存在勞動關系的特點,極容易導致勞動者在自己合法權益被侵害時遭遇“踢皮球”。勞務派遣,成了一口鍋,一出事就被用工單位甩給勞務派遣公司,卻給勞動者帶來維權困境。勞動節(jié)即將來臨,在每年的勞動節(jié)喊出“勞動光榮”的時候,社會更應該保障勞動者權益。只有權益得到保障,勞動者才有可能感到勞動光榮。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