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地面服務部副總經理張新
冬奧行李運行保障方案修訂十余次
張新參加了冬奧航空運輸行李保障工作專班。國航供圖
4月8日,人民大會堂,張新參加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國航供圖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突出貢獻個人
張新 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地面服務部副總經理
4月8日,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地面服務部副總經理張新獲得了“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突出貢獻個人”榮譽稱號。面對榮譽,張新心潮起伏:“我只是做了自己分內的事,這份榮譽屬于所有舍家忘我、堅守數(shù)月的中航人。”
打造高效地面保障指揮系統(tǒng)
回憶起冬奧保障期間的點點滴滴,張新總是反復提到和他一起并肩戰(zhàn)斗的同事們。“機坪上只有零下10℃,大家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里面的衣服被汗水浸透了,冷風一吹,凍得刺骨。我有位同事工作后回到休息區(qū),摘下手套才發(fā)現(xiàn)手上已經長滿了紅疹。”
張新是中航集團冬奧保障團隊的一員,作為地服冬(殘)奧“前沿指揮負責人”,他三次進入保障閉環(huán),高效協(xié)調處理各類保障情況。
筑牢疫情防控屏障是冬奧航班運輸保障的關鍵,中航集團將實現(xiàn)機場地面保障人員、執(zhí)行飛行任務人員、駐冬奧村工作人員、觀賽人員全部“零感染”作為目標。為此,根據(jù)冬奧疫情防控要求,中航集團對參與冬奧保障人員采取了“全體進閉環(huán)、三個不交叉”的措施,并派出包括張新在內的2名總經理級和11名高級經理級領導進入閉環(huán)區(qū),成立了冬奧保障戰(zhàn)時黨支部,建立冬奧保障最前沿的指揮中樞,靠前指揮、內外聯(lián)動。
張新是戰(zhàn)時黨支部的一員,他和同事們打造了一個高效的地面保障指揮系統(tǒng),他們全面掌握航班運行動態(tài),盯緊每一個航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遇到特殊情況,現(xiàn)場溝通協(xié)調,現(xiàn)場拍板處置,確保保障工作一刻也不停,一步也不錯。
仔細推敲行李運輸風險點
張新說,得益于保障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經驗以及在疫情防控中不斷總結完善的運輸保障服務流程,他和同事們很快就拿出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進出港高峰行李運行服務保障方案。
受疫情防控要求、保障空間限制以及內外部工作接口眾多等因素影響,首都機場涉奧地面保障流程需要重新設計,行李保障成為整個機場團隊保障環(huán)節(jié)中的重點與難點。由于熟悉現(xiàn)場環(huán)境且擁有豐富的一線工作經驗,張新被機場運行團隊緊急抽調,參加冬奧航空運輸行李保障工作專班。
在工作專班,張新多次與冬奧組委各業(yè)務領域、首都機場各駐場單位進行研討,連夜牽頭制定了冬奧進出港高峰行李運行服務保障方案。初步方案形成后,張新和專班成員不斷推敲每一個風險點,反復優(yōu)化修訂了十余版,才確定了最終的流程,既滿足疫情防控要求又保障旅客進出順暢,為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冬(殘)奧會地面服務保障奠定了基礎。
2月18日,中航集團響應民航局要求,一方面做好從冬奧村到首都機場T3航站樓的冬奧離港航班閉環(huán)運行保障,一方面要在34個小時內完成T3航站樓所有國內航班向T2航站樓的轉場,以保障冬奧離港高峰順暢。
面對瞬時集中的冬奧離港高峰人數(shù)和應急工作安排,張新和同事們在首都機場冬奧保障區(qū)域現(xiàn)場溝通,快速決策,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這一保障任務順利完成。張新說:“2月19日零時,燈火通明的國航運行控制大廳,全員撲在航站樓里的地服人員,都成為我腦海中揮之不去的影像。”
高峰時每名裝卸員搬運行李約5噸
涉奧人員離港高峰期間是張新和同事們最累、最忙的時候,他們要完成行李分揀。張新回憶說:“有一次,我們從2月20日早7點開始,一直不停歇地干到21日下午4點多,那是真的累啊。就拿行李分揀來說,當時有139名行李裝卸員一共搬了11000多件行李,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大件行李無法直接到達首都機場T3E樓的分揀大廳,全都是靠人工搬運,總重量達212噸,全程下來每名裝卸員實際搬運行李總重量都在5噸左右。”
張新說,保障冬奧離港高峰期間,國航地服的裝卸員們穿著防護服連續(xù)搬運四五個小時,剛剛有間隙脫下防護服,喝了一口水,又聽到下一個航班的保障通知。大家什么話都沒說,立刻放下水瓶,穿上新的防護服投入到工作之中。“大家的眼里只有活兒,只有任務。”張新回憶說,他想利用航班間隙讓部分員工稍事休息,話音落了很久,卻沒有人回應。張新也常常忙完工作回酒店吃降壓藥后,稍稍平復一下,繼續(xù)到航站樓與同事們攜手戰(zhàn)斗。
“我的同事們都認為自己只是做了分內的工作,面對挑戰(zhàn)全力應對,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張新表示,所有地服人員在重要任務面前始終保持著同進退、共擔當,“你說累嗎?那肯定累。但是,能堅持嗎?必須能堅持。”
從人民大會堂領獎歸來,張新當天下午就又投入到航班保障任務中。當大家向他表示祝賀時,張新說:“這個榮譽是大家的,集體的力量讓我們勇往直前。”
保障冬奧離港高峰期間,國航地服的裝卸員們連續(xù)搬運四五個小時,剛剛有間隙脫下防護服,喝了一口水,又聽到下一個航班的保障通知。大家什么話都沒說,立刻投入到工作之中。——張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