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圍繞國家重大戰(zhàn)略和北京“四個中心”定位,本市聚焦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前沿領域建成一批高水平科研平臺;累計開展各類科研項目430余項,一批原創(chuàng)性科研成果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勵68項,授權發(fā)明專利120項。12月26日,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學家計劃項目工作會議召開,市教委交出北京高??萍紕?chuàng)新答卷。
北京高等學校卓越青年科學家計劃項目(簡稱“卓青項目”)于2019年啟動,39個項目立項建設,旨在搭建有利于青年科研領軍人才成長發(fā)展的平臺,釋放創(chuàng)新活力、提高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重點培育一批有發(fā)展?jié)摿Φ那嗄昕茖W家。北大、清華等39名青年科技領軍人才入選。
經過三年建設期,一批科研創(chuàng)新平臺建成,涉及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智慧水資源管理等前沿領域。
例如,開展國產激光器“從0到1”的自主研發(fā)工作,建成世界領先的100MeV激光加速器平臺,組織建設懷柔科學城北京激光加速創(chuàng)新中心,為國家“十四五”激光大科學裝置研發(fā)奠定基礎;
建設“腎臟病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研究平臺”,實時自動采集病例信息并動態(tài)監(jiān)測患病與診療信息,形成集成數據庫,采用人工智能技術形成輔助決策;
搭建全球稀缺的大動物轉基因制備、飼養(yǎng)和實驗操作平臺,是腦科學和呼吸系統及其相關醫(yī)學研究,以及遺傳育種的關鍵技術支撐;
搭建北京水資源智慧管理平臺,提供北京市氣象水文預報、地下水過程仿真、地表水過程模擬、多水源協同調度、水資源消費結構優(yōu)化、內澇預測預警六大功能,實現北京市多水源協同調度和智能化云平臺管理。
一批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脫穎而出。15位卓青項目負責人獲國家級人才計劃資助,項目累計培養(yǎng)35至45歲中青年學術骨干129人、35歲以下中青年學術骨干188人、博士后149人,博士研究生618余人、碩士研究生915余人,匯聚專職研究人員556人。
一批原創(chuàng)性科研成果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卓青項目課題組累計承擔各類科研項目430余項,科研總經費達16億元,研究成果獲得科技獎勵68項,其中國家級科技獎勵3項,省部級科技獎勵24項,國際學術獎12項。還有一批創(chuàng)新成果實現產業(yè)需求轉化,其中申請國家專利259項,授權102項;申請國際專利34項,授權18項;成果推廣及經濟效益達3.57億元。